讀書的好處
書是帆,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;書是燈,讀書照亮前行的路;書是橋,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。
第一次踏進大學校園的圖書館,我被整齊擺放的一排排書籍驚到了,愣在進口處,張著大嘴、兩手張揚著停在了空中,無意識地喊出了聲,也擋了后面同學,他們繞過我,回過頭來,再不明就里地瞅瞅我。全圖書館的人都看向我,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,自己回過神來,把頭埋得很深很深,束手束腳地站在那兒,恨不得有個地縫,讓自己有藏身之處。忙碌著的管理員更是快步走來,關切地問詢,我結結巴巴地講道:“沒見過這么、這么多的書!”管理員微笑著介紹道:“上面有大標簽:橋梁、隧道、機械、財會、文學等十大類,下面的小標簽是細化的目錄,想找什么書?”我小聲說:“魯訊的《吶喊》?!焙芸彀粗敢?,找了書,到后面角落的一個座位,讀了起來。當管理員靜悄悄地再次站在我面前,才知,已是晚上十點多,圖書館要關門了,也僅剩下我一人,他溫和地說:“讀書這么專注?!惫芾韱T一邊幫著我收拾,一邊接著說:“農村來的吧,白天的事別放在心上,以后常來,你懂得讀書的好!”讀書將這件令我非常尷尬的事情,隨后轉化成一個與很有境界的老師深交的機會,也帶我人生走向一個又一個高峰。
父親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。在我剛參加工作,他就患病離我而去,我無法接受失去至敬的親人。我師傅見我一蹶不振,送了我一本嶄新的《另一種選擇》。作者在書中毫不掩飾地暴露了失去至親的痛苦,她呆在搶救親人的病房中,她也以為只要自己不離開,只要她抱著親人,他就會醒來。與常人一樣地措手不及,也一樣地毫無回天之力。心理醫生給她假設更糟的情況,那樣會失去三個至親,作者在意識到這并不是最糟糕的,慢慢地從心底感恩。她自己也把所有的痛苦寫在日記里,她發現有好多解決痛苦的辦法。為了幫助理更多的人,她建立了自己的幫助系統,找到另一種愛的方式。書一口氣讀完,我陷入了沉思,也才知老師的苦心。從此,走出痛苦、心懷希望、重拾快樂、回歸優雅。讓失去親人,這么一件非?;野档氖虑?,變成往后余生的動力,點亮心燈,點燃激情,繼續向前沖。
工程人的日常,便是逢山鑿路遇水架橋,一條線路通車了,再輾轉另一處修建,他們通過冰冷的水泥和聲光電化,平地建起各式各樣的建筑物,所建工程方便了一方百姓而已。對于自己而言,流浪一生,奉獻所有,其間的苦痛難以言表。某一日,讀《東京的橋》一文:所有想要進入東京的人與物,都首先經過日本橋,在此邁出他們的第一步……東京的橋連接起來的,不僅是兩岸的人,更是幕府與城市居民彼此交流意愿的地方……各個時代的文字與影像中的“日本橋”,是東西方文明在這座城市里的消長與磨合,如此綿延著的城市,是豎立在人們心頭的。我瞬間找到了,工程人庸常歲月里,修路架橋帶來的更多的內涵與意義。自此,一度認為的平庸生活,開始肯認它雖平凡、決不平庸,更應是美好而高尚的。認為一道光很美,一棵樹很美,一座橋很美,那是因為你懂得美,更能賞識創造美的人的光華,這目光一定是睿智的目光,因為目光里有知識的積淀,它們看上去才是美的。
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,因為讀書,人生才更精彩。